
产品分类
Product Category详细介绍
TC-T0606F智能沥青软化点试验仪详细介绍:
TC-T0606F智能沥青软化点试验仪
LR-T0606F智能沥青软化点试验仪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T 0606《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 4507《石油沥青软化点测定法》所规定的要求设计制造。
本仪器适用于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等各类沥青软化点的测定,是各沥青生产企业,公路、桥梁建设单位和各相关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的优选仪器。
本仪器采用电脑智能控制、激光自动检测、液晶触摸屏人机界面、丝杠步进电机升降等技术,具有升温线性,浴液搅拌均匀,自动完成试样检测等特点。是一款自动化程度高、测试快捷方便、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沥青软化点测定仪器。
仪器功能原理:SME-RHD1000智能沥青软化点测定仪通过加热管溶液介质和沥青加热,通过磁力搅拌器搅拌使烧杯内温度均匀,控制器采用插补算法控制输出,使介质按照5℃/分钟线性上升。试验环内的沥青在升温过程中开始慢慢软化,当达到软化温度点时,试样环内的沥青在钢球重力作用下呈水滴状缓慢下降,当两个试样环内的沥青下降接触到下挡板时的温度平均值即为沥青软化点温度。
序号  | 技术参数  | 技术指标  | 
1  | 测量范围  | 1. 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下者,5℃~80℃(蒸馏水)。 2. 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上者,32℃~162℃(甘油)。  | 
2  | 温度分辨率  | 0.1℃(偏差可修正);  | 
3  | 加热管功率  | 700W;  | 
4  | 升温斜率  | 启动三分钟后,升温速率稳定在(5.0±0.5)℃/min;  | 
5  | 烧杯尺寸  | 直径110mm,高度130mm;  | 
6  | 测量样品数  | 同时测量2个试样;  | 
7  | 搅拌器  | 磁力搅拌,搅拌速度连续可调;  | 
8  | 试验结果处理  | 200组数据存储; 存储的数据可液晶调取显示,也可U盘转存查看(.csv文件); 可选配微型打印机打印结果。  | 
9  | 通讯接口  | RS-485通讯接口,ModBus协议  | 
10  | 外形尺寸  | 390mm×300mm×575mm(长×宽×高);  | 
11  | 工作电源  | 220±10%VAC/50Hz;  | 
12  | 整机功率  | 最大800W;  | 
13  | 整机净重  | 12.0Kg;  | 
14  | 使用环境  | 温度:15℃~35℃且相对稳定,无明显空气对流现象; 湿度:≤85%;  | 
(一) 系统结构

系统组成:仪器主要由机箱支架、触摸屏人机界面、丝杠升降系统、加热升温调节系统、激光检测系统、磁力搅拌系统等部分组成。
(二)升降操作试验平台
为方便试验操作和组件在烧杯内的平稳升降,设计了一款试验平台,试验组件悬挂定位在试验平台上,通过丝杠驱动试验平台及试验组件平稳下降并定位,实现对射激光的光柱柱贴近下挡板的上侧面。
(一)试验前的准备
1、使用仪器前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更多帮助可进入触摸屏的“帮助文档"查看;
2、仔细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T 0606《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 4507-2014《石油沥青软化点测定法》所规定的要求,了解并熟悉标准所阐述的试验方法、试验步骤和试验要求;
3、按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准备好试验用的各种试验器具、材料等;
4、检查本仪器的工作状态,使其符合说明书所规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5、检查仪器的外壳应处于良好的接地状态,外接电源线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端。
(二)仪器安装
1、仪器开箱后,请仔细清点配件,如有缺失请及时与本公司联系;

1、放置烧杯,放入磁力搅拌子;
2、把试验组件悬挂在试验平台上;
3、把试验组件的传感器插头和加热管插头插入对应插座中;
4、插入电源线;
(三)试样制备
1、选择符合条件的试验溶液介质。见下表:
软化点范围  | 溶液介质  | 备注  | 
0-80℃时  | 新煮沸过的蒸馏水  | 控温起始温度:5℃±1℃  | 
80-160℃时  | 甘油(丙三醇)  | 控温起始温度:32℃±1℃  | 
2、配制隔离剂。甘油和滑石粉按照质量2:1调制均匀(适合30℃~157℃的沥青材料),将隔离剂均匀涂抹在支撑板上;
3、样品加热:
a) 加热时间在不影响样品性质和保证样品充分流动的基础上尽量短;
b) 加热温度:
i. 石油沥青、改性沥青、天然沥青以及乳化沥青残留物加热温度不应该超过预计沥青软化点110℃;
ii. 煤焦油沥青样品加热温度不应超过预计软化点55℃;
4、若估计软化点在120℃~157℃之间,应将黄铜环与支撑板预热至80℃~100℃,然后将黄铜环放到涂有隔离剂的支撑板上。否则会出现沥青试样从黄铜环中*脱落的现象。
5、向每个铜环中倒入略过量的沥青试样,让试件在室温下至少冷却30min。对于在室温下较软的样品,应将试件在低于预计软化点10℃以上的环境中冷却30min。从开始倒试样时起至完成试验的时间不得超过240min。
6、当试样冷却后,用稍加热的小刀或刮刀干净地刮去上表面多余的沥青,使得每一个圆片饱满且和铜环的顶部齐平。
(三)试验操作
步骤1、打开仪器电源开关,仪器上电后自动检测试验平台位置并自动提升到上端位置,进入试验准备界面,设置“溶液介质"、“试验编号"和“样品编号"参数(注:软化点80℃以下使用水溶液介质;软化点80℃以上使用甘油溶液介质);

步骤2、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装有恒温槽中至少15min(注:水溶液介质时,使用5℃±0.5℃的恒温水槽;甘油溶液介质时,使用32℃±1℃的甘油介质恒温槽);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置于相同恒温槽中;
步骤3、烧杯内注入溶液介质(注:水溶液介质时,使用新煮沸并冷却至5℃的蒸馏水或纯净水;甘油溶液介质时,使用冷却至32℃的甘油),液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步骤4、将试验组件支架悬挂在试验平台上,从恒温水槽中取出盛有试样的试样环放置在支架中层板的圆孔中,套上定位环,放上钢球;
步骤5、按“一键下降"键,试样平台和试验组件下降到位后,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水温为5℃±0.5℃;
步骤6、按“开始试验" 键进入试验界面,打开搅拌开关,按“启动试验"键;      
        
               
步骤7、仪器在3分钟内使溶液介质稳定在5.0℃±0.5℃/min的升温速率上,并实时检测沥青下落状态。当检测到试样环内的沥青下落到挡板时,自动显示保持并记录当前温度,当检测到两个试样环内的沥青都下落到下挡板时,试验自动结束并保存试验结果。
说明:试样的制备及放置是软化点测试成功和测试结果是否准确的关键步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认真操作!
(四)试验数据后处理
进入“历史报表"界面:

1、详细数据查看:查看、删除或打印该组试样详细数据;
2、删除全部记录:删除仪器内部所有试验数据;
3、U盘导出:导出仪器内部所有试验数据;
4、上/下一页:数据翻页显示;
1、仪器切勿在无溶液介质的情况下接通加热线插头并开启“启动试验"按键,以免造成加热器件的损坏;
2、试验结束后须用煤油或三氯乙烯将下挡板上的沥青清理干净,若长时间不用请抹上防锈油;
3、钢球试验结束后清洗干净,注意要保持干燥或者放入煤油中保存;
4、丝杠定期润滑维护。每隔半个月检查一下丝杠表面,如果比较干燥,请在丝杠上涂抹适量黄油。
警告:仪器若出现故障请及时切断电源,请专业技术人员检修,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防止意外!
序号  | 名 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1  | SME-RHD1000智能沥青软化点测定仪 主机  | 台  | 1  | ||
2  | 试样环  | 个  | 2  | ||
3  | 钢球定位环  | 个  | 2  | ||
4  | 钢球  | 个  | 2  | ||
5  | 烧杯  | 只  | 1  | 直径110mm,高度130mm  | |
6  | 搅拌子  | 个  | 1  | ||
7  | 试验组件  | 左立柱、右立柱、左插销、右插销  | 套  | 
 1 
  | |
定位板、支撑板、下挡板  | |||||
温度传感器、加热管  | |||||
8  | 电源线  | 根  | 1  | ||
9  | 说明书  | 份  | 1  | ||
10  | 合格证  | 份  | 1  | ||
11  | 485通讯线  | 根  | 1  | 如配打印机就不带通讯线  | |
台式微型打印机  | 台  | 1  | 选配  | ||
产品咨询

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浏览